为深刻践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将大国工匠精神传承与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深度融合,探索新时代船舶智造下的人才培养路径。2025年7月1日至8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海红帆·匠心接力”实践团启航南通,以脚步度量海洋强国的匠心密码。实践团通过“历史溯源-理论赋能-实践深耕-对话传承-使命接力”五位一体模式,探寻船舶智造下的匠心之路,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浪潮中扬起澎湃红帆!
一、寻根铸魂,历史回响叩击时代使命
活动首站,实践团成员走进“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在南通博物苑触摸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厚重历史,于大生码头感受民族工业发轫的艰辛与荣光,群英博物馆内,历代能工巧匠的奋斗史诗,为“工匠精神”注入鲜活的时代注解。历史与现实的强烈碰撞,从张謇先生创办大生纱厂到现代智能船厂,工匠精神始终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基因内核。
实践团参观大生码头、南通博物苑、群英博物馆
二、匠心启航,理论武装锚定精神坐标
在“匠心启航”理论学习动员会上,魏莉洁老师作主题讲座,系统梳理中国船舶工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发展历程,剖析工匠精神的时代嬗变,揭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技术变革中的永恒价值。此外,实践团还邀请工作在相关领域的优秀学长分享心得体会,在思想碰撞中明确新时代船舶人才“精技术、善创新、敢担当”的三大核心素养。
魏莉洁老师开展讲座 、优秀校友职场故事分享会
三、实践深耕,钢铁巨轮背后的匠心密码
实践团深入南通中远海运船务、上海振华重工等船舶企业,在分段制造间、智能涂装房近距离观察分段建造、曲面焊接,开展沉浸式调研。巨大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焊花像星星一样飞溅,万吨级船台旁,工程师详解数字化造船流程,实践团成员亲历“钢铁巨轮诞生记”,深刻体悟“精工细作”对大国重器的重要意义。
实践团在参观
四、对话传承,薪火相传共绘成长蓝图
在“匠心对话”青年沙龙中,实践团成员与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康平和制造部部长王秋松面对面对话,聆听他们扎根岗位的成长故事,体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王秋松以亲身经历讲述“30年磨一剑”的职业坚守,他动情地说:“面对‘卡脖子’难题,没有捷径,就是沉下心,反复计算、试验、优化。工匠精神就是敢于啃硬骨头,对‘差不多’零容忍”。老一辈船舶人的坚守与担当、新一代青年的思考与活力交相辉映,他们用行动证明,“工匠精神”在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匠心对话”青年沙龙
五、使命接力:匠心宣言开启海洋新篇
实践成果研讨会上,实践团发布《江海红帆·匠心接力宣言》,承诺:“以赤子之心传承匠艺,以创新之志勇攀高峰,以钢铁之肩担当海洋强国使命!”并呼吁全校同学锤炼专业硬核本领、涵养精益求精的执着、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勇立创新潮头,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海洋强国伟业,真正成为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坚实栋梁。
“江海红帆·匠心接力”实践团始终立足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大局,聚焦船舶制造业的匠心传承,精准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致力探索出一条将历史底蕴、理论武装、实践认知与青年担当紧密结合的“船舶工匠之路”。未来,他们会将所见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在“大国制造”的宏伟征程中,勇担时代使命,锤炼过硬本领,接续匠心薪火,为实现海洋强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