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向海图强

——记五四青年节青年学子走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发布者: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21

薪火相传,向海图强

——记五四青年节青年学子走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学会组织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学生来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科普教育基地-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开展科技研学活动。同学们实地探访“大国重器”、对话科研先锋,深刻领悟五四精神中的“爱国、科学、担当”内核,立志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探秘大国重器 感受科技伟力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近距离参观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模型。聆听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我国深海装备的研制历程:“蛟龙”号突破7000米深潜纪录,实现我国深海探测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深海勇士”号彰显自主创新的硬实力;“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刷新载人深潜世界纪录。通过近距离观察载人潜水器模型,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这些“大国重器”的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和应用领域,更从科研团队技术攻坚的奋斗历程中深刻领悟到“奋斗者”号实现深潜壮举背后所彰显的科技自立自强精神。

重温奋斗历程 领悟五四精神

在实验室展厅,师生共同观看了“奋斗者”号万米海试的纪录片。当镜头展现潜航员在狭窄舱室内连续作业、科研团队在惊涛骇浪中保障试验的场景时,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这堂鲜活的科研精神教育课,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也要勇敢冲破艰难险阻的 “惊涛骇浪”,无畏踏入知识未知的 “狭窄舱室”,向着科学的深海无畏前行,努力探寻属于自己的科研硕果。

对话大国工匠 点燃青春理想

随着潜水器研发专家与学生们展开面对面交流,活动进入高潮环节。同学们纷纷踊跃举手,抛出心中积攒已久的疑问。面对“深海研究如何服务生态保护”“舱内空间布局背后的设计算法是什么”“潜水器如何供电”等提问,专家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心、锤炼抗压能力、培养团队意识——这是深海科研人的必修课,也是每位追梦青年的成长方向。

学生代表纷纷表示:

看到“蛟龙”号、“奋斗者”号模型,了解到工作人员30年来克服万难打造大国重器的事迹,深受触动。大家深刻领悟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今后定将持之以恒的精神融入学习生活,立志为祖国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青年学生对“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研发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深感科研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纷纷表示将以科研人员为榜样,在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中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来源深海科学技术太湖实验室 王丹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1号宇田大厦610室
邮编:210024 电话:025-84467149
学会邮箱:jszcxhm@aliyun.com
江苏省造船学会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90333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