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系旅游与船艇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9-10浏览次数:0

   

                                                  黄林根

     北京造船学会地处北京,当地一没有海;二没有中国船舶系统和交通部系统的船厂。北北京造船学会的活动和工作服务内容应包括二个方面:为船舶行业服务是本职;为北京市服务是必需的。因此学会必须努力寻找和服务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开展水系旅游研究、组织学术研讨

  1、北京造船学会根据北京水系建设和水上观光船通航情况,于2000年成立“京城水系旅游”课题组。

  220019月召开了京城水系观光船研讨会; 20023月召开城市水系旅游及观光船研讨会。以后每年举办水系旅游与船艇发展研讨会,至201110月已分别召开了13次水系旅游与船艇发展研讨会。在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中国海监总队、农业部渔检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关研究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市、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福建等省市造船学会和有关船艇工厂、有关媒体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有关领导在会上宣读论文、讲话和发言。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丰富、涉及到城市水系航道建设、船型选择、动力装置、材料工艺、船艇检验,技术经济分析,水系旅游与船艇的发展目标、途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等并取得共识。

  二、水系旅游与船艇发展势在必行

  1、得天独厚的水系旅游资源

  我国有18000多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具备水系旅游、水上运动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水系资源。以北京为例说明,北京市区分布有大小河流多条,总长约400公里,大小湖泊26处,湖泊面积600多公倾。这些河流湖泊组成的城市水系在历史名城、文化名城保护与水系和船艇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它省市例子不一一列举了。

 进入21世纪,人们将河流这一连接山脉与大海的通路作为一条生物及绿色的走廊,使其成为适合人类休息、娱乐的宝贵空间。水系旅游和各种河道公园、水上娱乐、垂钓、水上体育竞赛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把众多的居民从城市混凝土的居室中拉到水边空间来。

  2游艇是水系旅游的重要载体

  从水系旅游的运行和发展耒看,航道、码头、游艇三位一体综合组成水系旅游,而前二者在水系治理和建设之后一般不会变动,而游艇作为水上运动的刚体结构,是水系旅游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从人文角度,观光游艇作为载人的载体,不仅给人以船艇本身内外视觉感受,游艇的总体设计、船型选择、内装等,还为人们在船上直接接触方式给人使用功能的感受,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满足人们需求日益提高,游艇不仅是水系旅游的重要载体,又是发展水系旅游的推进器。因此,游艇伴随水系旅游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与日俱进。

  三、 游艇现状与发展

  游艇是用于游览的船艇,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它既集中了设计人员的智慧,也包含了制造者高超的技艺,集中了众多人员的劳动。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这使得游艇市场和游艇工业发展迅速。

  1、 国外游艇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正在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新消费品。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各式各样的游艇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又是游艇的主要产地。

美国的游艇业最为发达,无论是游艇建造还是游艇消费均居世界第一位。平均10余人就拥有一艘。意大利的游艇工业也很发达,它在游艇的原材料、设计、工艺和制造设备上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也是世界上游艇制造业的先驱国家,英国在游艇的设计和建造方面颇具实力。被称为“造船王国”的日本,在游艇的制造和出口方面也居世界显著地位。平均380人拥有一艘游艇。

从全球游艇市场总体看,真正在游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他们垄断着世界游艇市场80%的市场份额。从销售额排名来看,美国居第一,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从艘数上看,美国游艇工业仍居世界第一,其次分别是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

目前世界游艇的产品设计风格主要有:意大利---设计体现浪漫风格、豪华、典雅,代表着现代游艇的潮流;美国---体现个人品味,注意自我个性化设计;英国---具有浓郁的古典贵族气息;台湾地区比较随意,较适合大多数华人使用,目前香港70%游艇都是在台湾地区生产的。

从游艇的价格上看: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大型豪华游艇价格一般都上千万元,中型游艇在二百万以上,小型游艇从几十万到二百万之间,随着游艇的尺寸、装潢配置豪华程度的增加,价格也随之增长。,一般说来台湾地区所产游艇是美国产游艇价格的2/3,是意大利的一半,英国的游艇价格更高。从总产值看:目前世界游艇年产值已超过500亿美元,美国在国际游艇市场占有率约为55%以上。

  2、 国内游艇现状

  我国台湾地区的游艇工业始于1958年,自1965年从国外引进玻璃钢游艇造船技术并建立了新式工厂后,游艇业逐渐发展。台湾地区的游艇以价廉质高而打开了出口销路,以出口美国为主,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至1987年出口量为1755艘,销售金额达1.8亿美元。。总的来说,台湾地区的游艇工业可概括为:起步早,发展快,质量高,数量多。

  我国大陆于70年代中期才开始制造游艇,由于消费水平较低,主要发展公用型游艇,后为适应旅游区的需要,逐渐建造客位较多的游艇,,私人和家庭用豪华游艇很少。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发展,美、日、香港地区及台湾地区等游艇厂商开始与大陆的船厂合作生产游艇。促进了大陆游艇业的发展。到了90年代,我国游艇的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游艇产业意识得到增强。相继在上海、广东、大连、江浙、秦皇岛以及北京等地建立设备先进的工厂和有的成立了游艇俱乐部。截止到2008年,中国从事游艇制造、维修的相关企业达到了300多家,游艇俱乐部有54家。中国游艇市场即将繁荣起来。中国游艇经济的开发前景,也增强了对海外客商的吸引力。游艇业在国外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中国游艇经济开发已经启动,游艇业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又一个消费制高点

3游艇市场需求

 根据统计,2004年世界游艇市场整体规模在215亿美元左右,2008年世界游艇市场的总体规模在400亿美元左右(统计范围只包括游艇销售,不包括游艇主机和其他附属器材的销售额)

 北美洲是世界最大的游艇市场,2004年其市场规模在120.25亿美元左右,占世界游艇市场份额的55.9% 欧洲是世界第二大游艇市场,2004年占世界游艇市场的份额达到38.4%,销售总额约为82.55亿美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2005年世界休闲游艇市场需求约为240亿美元。2006年世界休闲游艇市场需求约为290亿美元,2007年世界休闲游艇市场需求约为345亿美元年,2008世界休闲游艇市场需求约为400亿美元,20062008年这三年期间,随着造船业高峰的来临世界游艇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据研究 ,中国目前有374家游艇制造船厂,年销售1000万以上的企业30余家,其中不乏年销售额过亿者。具有游艇生产能力的厂商约150家。尽管这些本土游艇厂在去年为国家创造了2.6亿美元的出口额,但他们中多数是在近几年刚刚创立的新军,基本不具备设计和推广能力,也欠缺长远战略眼光,只是单纯依赖海外订单而堆积销售额。

  四、我国游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 、游艇发展面临的机遇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世界旅游船艇年贸易额高达400亿美元。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目前美国的游艇经济年产值达250亿美元,香港每年靠游艇创造的产值也高达40亿港元。而我国游艇年出口额仅为2.6亿美元。

衡量游艇经济的另外一个指标是人均指标。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1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1艘游艇。连内陆国家瑞士也达到了每69人就拥有1艘的水平。而在中国,平均每130万人拥有一条私人游艇。

据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了。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已超过或接近3000美元,广州、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已达到4000-6000美元,进入了消费游艇业的启动期。

我们具备一些发展游艇产业的有利因素。

11具有一定的综合基础和优势

① 科研、技术基础

几十年来,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研单位曾设计、研制了部分豪华游艇、港监艇、旅游观光艇等等,已具备了的游艇设计与建造的科研基础。

  游艇与普通船舶在建造工艺方面大致相通。我国具有造大船、远洋船、高附加值船和高性能船舶的技术水平,若将造大船的技术实力和攻关精神运用于游艇的设计建造,必将会取得丰硕成果。

②材料基础

早在50年代我国就从国外引进玻璃纤维材料的生产技术。80年代后半期,又从英国、德国、瑞士、美国、挪威等国引进了多项玻璃钢生产技术和生产线技术和设备。目前游艇用材料不仅能满足国内供应,且成本低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不相上下。

③ 经验基础

我国已初步具备了生产各式游艇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批游艇生产制造企业近年来已向国外出口多艘小型游艇和大型豪华游艇,具有很好的生产建造经验和满足船东需求的经验。

④ 劳动力成本优势

游艇比造普通船舶的劳动密集度更大。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⑤ 中小企业解困出路

在船舶工业系统内一些中小企业目前正处于困难时期,利用这些企业的厂房和劳动力,可以生产和运输用工量大、附加值高的游艇,不失为一条解困的出路。

1.2市场潜力巨大

过去的几年是中国游艇制造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出口额从2006年的1.8亿美元,升至2007年的2.2亿美元,到了2008年已达到2.6亿美元,中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其中大型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

  2、 游艇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游艇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国外相比,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远落后于国外,目前处于“无设计;无配套设备、技术;无品牌”的三无状态。总体来讲,我国游艇产业的发展还要克服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2.1 设计缺乏自主创新

①没有世界著名的游艇设计师

档次较低,游艇造型缺乏创新

经验不足,效率不高

规模小,技术落后 2.2游艇工业体系不配套

2.3工艺和装修水平落后,达不到国际水准

针对目前我国游艇产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状,要正视现实、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各方面不利条件,学习游艇发达国家的经验,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资源、技术、区位特点,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游艇经济,打造中国游艇业品牌。

游艇工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系列问题要考虑和解决,需要全面地统筹规划和安排,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游艇行业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发展我国游艇工业,研究、设计、建造符合我国国情,适应船舶经济发展方向的游艇,同时可解决社会就业,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为创造中国特色的游艇经济而努力!  北京造船工程学会  黄林根   研究员  理事长助理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1号宇田大厦610室
邮编:210004 电话:025-84467149
学会邮箱:jszcxhm@aliyun.com
江苏省造船学会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90333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