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发展水平

发布者: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发布时间:2012-11-02浏览次数:34

 

何育静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省 镇江市 212003

 

摘要: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在整体素质、产品相似度、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应采取推进企业整合重组、优化船舶市场结构,增强承接订单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长三角船舶制造业是我国船舶工业综合水平和实力的代表,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在全国造船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2011年江苏省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保持第一造船大省的地位。2011年全省造船完工量达27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4%,占全国份额的36.4%,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4%;新承接订单量125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5836万载重吨。江苏新世纪、江苏熔盛重工、扬子江等11家企业交船突破100万载重吨。4 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17家企业利润超亿元。南通中远船务圆筒形钻井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南通泰州、南通被授予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泰州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000万载重吨。

但是,目前江苏省船舶制造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

1、整体素质偏低,有待加强。

江苏省造船企业数量众多,登记注册的造船企业117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0个。前5名造船完工量最大的企业2009年造船完工总量838.8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54.9%2010年造船完工总量1300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55.7%

由于造船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能力偏低,造船业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2、产品相似度高,竞争加剧。

江苏省造船企业产品结构以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三大船型为主。江苏省建造的船舶中,散货船一直居首位,2010年所占比例达到了72.3%,远高于其他船型的比重。2009年后全球散货船市场供求失衡加剧,企业手持订单以散货船为主,风险较大。2010年,交付的油船由2009年的35艘降至17艘,比例下降至6.9%,处于各船型所占比重的最底端。同时,江苏省建造油船的企业较为集中,主要为江苏新世纪(新时代)造船公司、中海工业(江苏)公司以及长航集团金陵船厂。2010年江苏省集装箱船交付所占比重12.1%,处于下降趋势。液化天然气船和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虽然被普遍看好,但江苏建造海洋工程船虽有一定份额,但仍未形成气候。造船企业生产产品类似,容易引发恶性竞争。

3、订单压力加大,盈利能力降低。

受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213月份江苏省船舶制造业造船三大指标全面下降:1-3月,江苏造船完工量为87艘、346.3万载重吨,吨位同比下降33.6%;新接订单量为41艘、127.6万载重吨,吨位同比下降56.3%;手持订单量为995艘、5250.1万载重吨,吨位同比下降27.2%。江苏省造船企业面临订单压力加大、盈利能力降低的挑战。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都面临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影响,新接订单大幅度下降、造船企业订单压力不断加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产能过剩又直接导致船价下降,2007年一条9.3万吨的散货船价格约为3.5亿元人民币,现在却只有2.5亿元,价格下滑了30%。江苏省造船业新增订单主要是传统的散货轮、普通集装箱船和油船,吨位不小,但附加值不是很高。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以及新船价格持续下滑和造船成本不断上升,都不断挤压造船企业的盈利空间,前几年造船利润在20%以上,但现在造船市场利润只有3%5%,有的甚至是盈亏平衡。

4、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升。

江苏省船舶制造骨干企业技术装备上乘,技术力量较为充沛,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设计、开发能力,包括第二代化学品船、大型集装箱船、中小型LNG船、成品油船、多用途船等船型。但是,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造船企业而言,仍然以常规船舶和特色船舶的制造为主,技术条件参差不齐,船舶新产品开发、储备不足,特别对高新技术船舶,缺乏独立自主开发的能力。

针对以上矛盾与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发展水平。

1、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

我国部分造船企业2012年上半年陷入开工不足的局面,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已出现停产、转产现象,产能过剩和产能过剩导致的开工率不足将加速行业的整合。江苏省骨干造船企业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与众多中小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加强企业间联合重组,不仅能够提升造船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持续承接订单的能力,同时也能带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做大做强我国船舶工业,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双赢选择。

2、优化现有船舶结构。

为了应对新订单需求相对不足的形势和存在的潜在市场,江苏造船企业有必要在原有船型的基础上积极优化船舶结构。2011年召开的世界造船专家预测会上,各国代表认为未来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将增多,对集装箱船的需求会增加,普遍看好LNG船和海工装备市场,而对油船和散货船市场的发展趋势表示担忧。因此江苏省造船企业进军高端市场,应重点发展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船等船舶,大力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金陵船厂为澳大利亚重造“泰坦尼克”号、南通中远为挪威SEVAN MARINE公司,建造圆筒型海洋钻井平台就是进军国际高端船舶市场的成功之举。

从江、浙、沪三地造船优势来看,江苏省船舶企业主要生产基础船舶产品、配套能力比较强大,浙江省船舶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上海市船舶企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所以,江苏省造船企业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和优势,制定好发展战略,不要一味追求高技术,必须实现“错位竞争”。一方面,对于那些有技术条件和雄厚经济实力的大型造船企业,可以向“双高”船舶转移,形成以品牌船型和“双高”船舶为主的商品结构,争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而另一方面,那些中小型造船企业则要积极融入以大型造船集团为核心的专业分工体系,建造有自己技术特色的常规船舶。

3、增强承接订单能力,降低企业成本。

承接订单是船舶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造船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订单严重不足的形势下,江苏省造船企业必须贴近市场需求,密切与船东联系,开拓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方式,坚持随行就市,把握市场机遇,加快决策速度,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应变能力,努力承接更多订单,避免资金流断线,减少生产设施闲置,防止有用人才流失,保持企业生产的平稳发展。

与此同时,造船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狠抓降本增效、发展信息化技术、推进精益造船、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钢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例如,南通中远川崎采取加大新船型研发力度、强化成本控制等措施,在当前航运和新造船市场严峻的形势下,201214月,公司如期、高质量交付9艘新船,完成产量近百万载重吨,创公司同期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10%

4、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船舶工业对技术依赖程度较高,日本和韩国造船业能保持领先的生产效率和强大的造船优势,主要原因是注重新技术设备的开发应用、新船型的研究开发、管理和生产模式的创新。江苏船舶制造业科技基础总体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必须以国际科技发展新趋势、海事规则新规范、船东新要求为驱动,以技术先进、成本经济、建造高效为目标,以《规划》明确的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为导向,加强重大项目科技攻关,抓好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高效船舶建造体系,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1号宇田大厦610室
邮编:210024 电话:025-84467149
学会邮箱:jszcxhm@aliyun.com
江苏省造船学会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90333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