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指导,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泰州市海外联谊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三届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泰州成功举办。
大会以“聚势向新•智领未来”为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为导向,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报告、高端访谈,同期举行技术报告、专家企业面对面、企业参访等活动,规模大、层次高,来自8个省(市)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院士专家、华人华侨、央企集团、科研院校、主流船级社、学会协会、省内外企业代表300多人相聚一堂,共襄船海盛举、共话向海图强。方建华理事长、谢荣秘书长率学会成员单位5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
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李国安,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出席会议并致辞。
姜冬冬代表泰州市委、市政府,向出席大会的海内外行业精英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姜冬冬介绍,泰州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世界最大的船用锚链制造基地“泰州板块”在世界造船版图上占有重要一席,形成了以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泰州将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高地。
李国安在致辞中指出,泰州要坚持“升级传统赛道、深耕细分赛道、瞄准未来赛道”,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短板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船舶“制造”向 “智造”“创造”转变,打造新时代船舶产业的“泰州号”。
过利平在致辞中希望学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行业影响力,精诚合作、携手同行,推动更多的优秀研发团队、产业化项目在江苏、泰州落地转化。他表示省科协将一如既往与泰州同向而行,支持更多产业大会在泰州举办,为泰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开幕式上,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恒新为中国工程院赫晓东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陈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劳氏船级社大中华区高级顾问薛茂根颁发了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峻峰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成果转化泰州基地揭牌。江苏省委统战部一级巡视员宋琦,泰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克俭为泰州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海外服务联盟揭牌。
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副总经理杭仲九为双登集团、赢胜节能集团颁发产品型式认可证书。泰州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举行泰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技术创新“工博士”服务联盟签约。
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及泰州市造船工程学会举行了长三角船舶与海洋工程组织联盟签约。谢荣秘书长代表学会在签约书上签字。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鑫光(泰州)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江苏远望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泰州分公司、江苏科技大学、泰州学院等进行科技协同创新合作项目签约。
在主题报告环节,大会邀请劳氏船级社中国技术委员会主席陈刚作《中国船舶设计能力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赫晓东作《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及应用》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勇作《新一代航运系统下船舶智能航行关键技术动态》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杜君峰作《海上新能源开发技术与装备》报告。
在高端对话环节,江苏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朱志宇,浙江省海岛绿色能源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家成,德国劳施保施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紫楠,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经济运行部主任陈树衡,中国船级社江苏审图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泓围绕智能制造、高技术船舶以及船舶新能源技术等进行了对话访谈。
在下午的技术报告环节,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韩钢、上海聚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段会章、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初建树、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杨世知、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林珊颖、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郑安宾、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荣富围绕智慧工厂建设、船海装备EPC一体化智能管控、电池动力在内河集装箱船舶上的应用、船舶碳足迹评价、全深海系列绞车自主研发、国产吊舱推进器研制及产业化、船用复合材料支承绝热模块应用等作了精彩的技术分享。
大会还搭建企业与专家交流的平台,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供需对接;学会常务理事、无锡东方高速艇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凤磊接受了泰州媒体的专访。
(来源: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