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初冬季节,不是春光,胜似春光。2023年11月21日,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无锡东方高速艇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协办的“第十九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山明水秀,景色怡人的无锡“太湖之滨”成功举行。来自长三角船舶造修企业、相关科研院校以及各造船学会代表、论文作者等共130余名代表参会。江苏造船学会鲍红淮秘书长主持了上午的开幕式和专家主题报告,浙江造船学会洪波秘书长主持了下午的代表交流发言。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吴文伟先生代表东道主首先致欢迎辞。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冯学宝秘书长代表主办方致辞。出席论坛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王俊利秘书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鲍张智副部长、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马绪杰处长等上级领导讲了话。
有四位专家在上午作了专题演讲报告,分别是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颜开的《研发智能技术试验船,解决智能设备装船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副院长王梁的《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在船舶领域的应用》;中国船舶第七0八研究所研究员范佘明的《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技术探讨》;合肥倍豪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贺俊松的《多桨推进船舶的实船性能预报方法综述》。专家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和论述了国内外智能船舶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下午,有五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分别是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乌云翔先生的《电池动力船舶安全性风险及应对措施分享》;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马赛男女士的《无人艇在海事执法和风电运维应用中的探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704所)王良秀先生的《船舶新型电力系统探索与实践》;安徽芜湖造船厂研究院设计经理李仁先生的《一种船体外板加强半圆钢加工弧线的获取方法》;中国船舶研究中心实船试验与船型研究部主任陈京普先生的《船舶能效评级的国际新规范与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的节能解决方案》。代表们的发言各自展示了本单位在“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方面取得的成果。
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集中参观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太湖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科研成果。
本次论坛,行业内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共提交学术论文70篇,其中江苏学会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和承办方之一共提交学术论文43篇,为近年来最多的一次。提交的论文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切合主题,体现了长三角地区船舶行业发展研究最新的学术水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来源: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