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11日,“第十六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十一届船艇发展与水系旅游学术交流会”,在秋高气爽、绿色环保的浙江省舟山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及学术交流会议由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北京、天津、辽宁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高性能船学组共同主办,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承办,浙江海洋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市船舶工业设计基地共同协办。来自长三角地区及京、津、辽等地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研发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企业家等170多人出席了论坛会议。我会鲍红淮秘书长及秘书处全体人员率40余名江苏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开幕式主席台
郑理事长(左六)代表三省一市造船学会向大会致词
开幕式上,浙江省舟山市市委副秘书长张立、浙江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周红阳、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郑惠民分别向大会致词。他们一致表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船舶工业三大基地之一,不仅是我国船舶工业综合水平和实力的代表,更是实现世界造船大国和强国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要认真组织和动员长三角地区船舶科技人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长三角区域互动、协同发展、做强船舶工业建言献策。要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引领和推动我国船舶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吴有生院士在作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以“科技创新,智能转型,协同发展”为主题,特邀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吴有生院士作了《海洋强国建设中海洋装备技术发展方向》的主旨报告,吴院士在报告中简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海洋装备科技产业面临的新挑战,面对“绿色”和“智能”的世界海洋装备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方向,“深海”和“极地”成为世界海洋装备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剖析了我国船舶与海工产业在科研水平和配套能力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取胜之道。并重点介绍了“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重点”、“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和“深海开发的意义及技术发展方向”。
江苏科技大学深蓝研究院院长陶永宏教授在演讲
在学术交流环节,共有十位专家和作者代表围绕“长三角发展论坛”和“水系旅游”两个主题,分别作了论文交流。本次活动我会共提交学术论文39篇。其中江苏科技大学深蓝研究院院长陶永宏教授在会上作了《大海工装备产业及其发展思考》的报告,陶教授在报告中阐释了大海工、大海工装备、大海工装备产业的概念,对世界和中国的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江苏大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战略思考;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邹家生在现场作了题为《双目测量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的交流发言。
会场全景
本次论坛聚焦全球科技前沿领域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发展规划需求,围绕船舶行业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学术研讨,交流论文紧扣主题、内容丰富、论据充分、观点鲜明,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实力和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