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学会代表鲍红淮秘书长、李杰慧理事参加会议。鲍红淮秘书长当选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1月6至8日,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对学会承接的船舶审图工作质量组织了第三、四季度考核验收。省执法监督局水上局王樟木副局长、船检科王铁科长及赵宇、王建勋、周阳等组成的专家组组织了验收。学会秘书处周社宁、包国兴、王绍旭,工作站负责人戴雪良以及部分审图人员参加了验收工作。
经过抽查审批完成的图纸和查看审图技术资料和记录文件,考核验收结果为合格。
1月22日,盐城市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组召开盐城市船舶修造行业规划评审会,周社宁副秘书长作为评审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
2月8日,学会向省科协推荐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荣教授,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专家库成员。
3月5日上午,学会在镇江召开了审图工作座谈会,学会秘书长鲍红淮及秘书处包国兴、王绍旭,工作站负责人戴雪良以及全体审图技术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秘书处包国兴在会上宣贯讲解了学会制订的《审图工作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审图派遣人员管理补充协议》、《审图派遣人员培训、考核要求》等三个审图管理规定;通报了对图纸设计单位调查问卷反馈的有关情况;对图纸审查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座谈会上,经过讨论,对审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了认识。工作站负责人戴雪良和学会秘书长鲍红淮在会上讲了话。
3月9日下午,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董志海副局长、水上执法监督局王樟木副局长、水上局船检科王铁科长、镇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赵永富支队长一行四人前往学会审图工作站检查工作。
董副局长一行查看了工作站的审图室、档案室、计算中心和学会《江苏船舶》编辑部。听取了工作站负责人戴雪良和学会秘书长鲍红淮的关于审图工作的汇报,董志海副局长、王樟木副局长、王铁科长先后讲了话,对学会审图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继续做好审图工作提出了要求。
3月1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在学会镇江审图工作站召开审图工作技术研讨会。水上执法监督局船检科王铁科长及部分市船检部门的赵宇、王建勋、朱峻、肖向峰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学会秘书处鲍红淮秘书长、周社宁、包国兴、王绍旭及工作站部分审图技术人员参加了研讨。
会上对审图工作中遇到并提出的十个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解决办法,并形成会议纪要,以指导今后的审图工作。
包国兴同志对学会起草的海上砂船图纸复核方案的复核内容、工作流程、完成时间作了讲解说明。与会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共识。
省局船检科王铁科长在会上讲了话,解答了审图人员提出的问题,对海上砂船的图纸复核工作作了布置。
3月18至19日,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在苏州召开了“开展船厂提供的船舶出厂证明代替船舶检验记录簿研究集中办公”首次会议,学会副秘书长周社宁代表学会参会,并组织会员单位常州玻璃钢船舶有限公司、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派员一同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启动小型船舶检验制度创新研究工作的通知》,启动由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承担的 “研究以船厂提供的船舶产品证明代替船舶检验记录簿的可行性”子项目。
3月28日下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邀请江宁区淳化街道部分中小学生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舰船科普基地参观交流。科普工作委员会科普志愿者带领学生参观了船舶模型馆,给学生们介绍了我国船舶与海洋发展现状,围绕街道组织系列活动的主题,重点就“海洋强国”、“海防安全”等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增加了学生们对船舶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学会与地方街道开展船舶海洋知识普及的密切联系。
4月8日至9日,江、浙两省造船工程学会在淮安市召开年度工作交流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童小田、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郑惠明及两会的秘书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淮安水上交通执法支队甘永安副支队长、淮安市运河公司张浦书记应邀出席本次交流会,会议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鲍红淮秘书长主持。
交流会上,淮安交通执法支队甘副支队长和淮安市运河公司张书记分别淮安船舶行业发展情况。江苏和浙江两省造船工程学会鲍红淮、洪波两位秘书长各自汇报了2020年度重点工作和2021年工作计划;双方参会人员就各自工作重点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
4月26日下午,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水上局副调研员聂柱中、船检科史达强、唐卫军一行三人,赴学会镇江审图工作站检查工作。学会鲍红淮秘书长和工作站负责人戴雪良汇报了审图和海上砂船图纸复核工作。聂柱中副调研员就汇报中提出的问题作了具体要求。
4月28日下午,学会召开“海上砂船图纸设计工作座谈会”。海上砂船图纸主要设计人员、船东代表和审图专家共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针对海上砂船图纸复核中,发现图纸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初步形成了海上砂船《装载手册》编写指导意见。
5月7至8日,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对学会2021年第一季度审图工作组织了考核验收。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水上局船检科史达强、陈菁、唐卫军及赵宇、王建勋、朱峻等三位专家参加了验收。学会秘书处周社宁、王绍旭、包国兴,工作站负责人戴雪良以及部分审图人员参加了验收工作。验收考核中,专家组抽查了2021年审批完成的散化船和散货船各一套图纸,查看了审图技术资料和记录文件,并与审图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作出了验收合格的意见。同时,专家组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持续改进审图质量,进一步规范审图作业过程记录,尽快落实图纸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5月26日下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检验管理处邓少彪处长、江苏海事局船舶处周华斌调研员、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聂柱中调研员一行,到学会镇江审图工作站调研。检查了学会审图工作及质量,听取了学会鲍红淮秘书长有关审图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邓处长在讲话中肯定了第三方承接政府职能的改革方向,并介绍了兄弟省份船检工作改革情况和水上安全案例。对学会目前承接的审图工作从制度保证、过程管控、人员资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希望。
5月28日上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红船领航,筑梦深蓝”主题讲座,讲座由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谢荣教授主讲。谢荣教授在讲座中以“青年强则国家强,海洋兴则民族兴”为主题,从建设海洋强国-当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海洋竞争关键-体现当代海洋人才的较量,深耕海洋大国-青年人梦想开启的地方,青年圆梦深蓝-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伟大复兴,建设海洋强国征程中的担当作用。
6月9日下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谢荣教授应扬州海事局邀请,在扬州会议中心举办了“绿色智能船舶热点技术分析与展望”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会是为贯彻落实长江江苏段实现“一零两全四免费”工作机制和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的有关要求,营造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而举办。培训会议由扬州海事局主办,参加培训会议的是扬州海事局辖区内各船厂、码头的污染防治相关领导和主管人员。
6月20日,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关于组织开展首批全国舰船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与认定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审查:江苏科技大学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认定为“全国舰船科普特色学校”;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认定为“全国舰船科普教育基地”。
6月22日,学会在镇江召开了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学术委员会及八个专委会负责人、科普委员会负责人、《江苏船舶》编辑部负责人和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要点,通报了学会第十届四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文件内容;评选了2020年度学会优秀论文;布置了2021年度学会学术活动安排,通报了2021年度专委会学术活动经费补助办法;各专委会负责人汇报了本专委会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正在开展的学术活动。
7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船舶行业工业协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第三届“海上争锋”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金陵区域赛,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成功举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徐国健,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志勇,船舶设计大师、大赛评委会主任杨葆和,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南,镇江市科技局局长肖敬东出席开幕式。全体大赛评审专家及参赛高校师生参会。
经大赛评委会评审、组委会审议决定:《江海大日照舰》等25件作品获一等奖,《多浮子共液压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等38件作品获二等奖,《可调节分布的三体观光船》等60件作品获三等奖。
7月13日,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周社宁、学会专家团队组长管义峰教授、并邀请南京市交通行政执法支队五支队副队长黄金山一行前往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落实省科协2021年度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项目的实施开展工作。与会人员听取了公司孙克兵总经理关于《2000吨级纯锂电池动力货船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汇报。参观调研了公司试验基地与码头设施。针对内河电池动力船舶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等开展了互动交流。对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7月13日,省科协下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由学会推荐的江苏师范大学王光宏同志被确定为2021年度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
7月14日,省科协下发《关于2021年度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立项的通知》,学会申报服务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0吨级纯锂电池动力货船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科技经济融合项目和《“红船领航逐梦深蓝”线上线下展教品开发》科普资源开发项目,被省科协确定为“2021年度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立项项目”。双方于7月20日签订了项目合同书。
7月14至16日,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在学会镇江审图工作站组织召开了船舶检验电子审图系统开发研讨会,交通综合执法局水上局聂柱中副局长、水上局船检科张云辉、包国兴、唐卫军、镇江船检局王建勋及学会工作站李镇宇、杨磊、方杰等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成立了有包国兴、唐卫军、李镇宇、王建勋、杨磊、方杰、王绍旭等七人参加的审图要点和审图清单工作小组。小组成员讨论了审图要点及其与建造检验(船图一致性)重要数据关联性研究,审图清单的建立等工作,对下一步工作开展及进度要求进行了分工安排。
7月18日,由省科协指导,镇江市人才办、镇江市科协主办的“市会”合作助推G312产业创新发展对接会在镇江举行。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等8家省级学会与镇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鲍红淮秘书长代表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7月19日,由省工信厅、省交通厅、省总工会、中国船级社 江苏分社、省船舶行业协会、省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全省船舶电焊工技能大赛决赛场地调研认证会,在南通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大赛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决赛总裁判长、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学会周社宁副秘书长代表学会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省工信厅船舶处程梦玮处长主持。程处长对本次大赛决赛的顺利举办提出了要求;总裁判长向与会人员交流汇报了本次决赛的实施方案和裁判工作。
经过考察和质询,会议同意第八届全省船舶电焊工技能大赛决赛将在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7月21日,由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台湾)、中国航海技木研究会(台湾)、福建省航海学会、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集美大学主办,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省市航海学会和造船工程学会,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2021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航海技术与海洋工程研讨会》在福建集美大学开幕。来自海峡两岸140多位航海技术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代表和企业高管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学会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宁涛,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研究员陈映秋,台湾大学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系教授郭振华,台湾海洋大学商船系教授、中国航海技术研究会监事长田文国等四位特邀专家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此次研讨会共征集到来自两岸专家学者的交流论文64篇,其中台湾代表论文20篇。有14篇论文在分组交流研讨会上进行专题报告交流并互动。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在本次活动中组织提交论文5篇。学会轮机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姚寿广在会议现场作了题为《基于一种新型中间介质汽化器的25000吨LNG动力化学品船的冷能回收利用》的学术交流。
8月27日,省科协、省文明办、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电局、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探秘“北斗”的军事意义》作品获短篇科普佳作类一等奖。
9月17日,江苏省船检业务技能比武大赛(选拔赛)在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举行,来自全省13个市船检系统的65名持注册验船师证书人员同场竞技。复赛成绩优异的参赛选手,将代表江苏参加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船舶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本次选拔赛由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主办,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作为承办单位,秉持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的职能,负责了比武大赛的组卷出题及赛场会务保障工作。
经初赛选拔,从各参赛单位中选取成绩前5名的选手参加全国复赛。初赛中个人奖按个人成绩位列前10名的选手,分别授予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学会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金及证书。
9月23日,省科协下发《关于公布江苏省科协科技智库专家名单的通知》(苏科协发【2021】140号)文件,学会推荐的力学与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研究员倪其军,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科技大学教授陶永宏2同志为江苏省科协科技智库专家。
10月11日,接江苏海外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政府采购成交通知书”,学会在“船舶法定检验事权范围内船舶及特定附属产品图纸审查采购项目”单一来源谈判中成交。
10月12至13日,学会根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中国船级社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在镇江举办船舶技术及审图业务培训,专门邀请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审图中心谈生根主任及三位专家进行了交流指导和专项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学会审图工作站全体人员、省交通运输执法监督局相关船检人员、省内船舶设计企业和修造企业的技术人员40余人。
10 月 22 日,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谢荣教授应邀到山东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为 2021 级入学的新生进行了一场“纵横船海,圆梦深蓝”为主题的船舶专业知识宣讲会。
谢荣教授在讲座中从现代造船模式、船体制造技术、高效焊接技术、舾装生产技术、造船精度管理技术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发展做了详细的解读,希望学子更好的开启大学生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放飞蓝色梦想。
10月22至23日,为适应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船舶检验及审图工作岗位资质要求,学会在镇江举办2021年注册验船师考试考前辅导班。来自我省船检机构、船舶设计单位、法定审图第三方服务等单位参加今年注册验船师考试人员3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会鲍红淮秘书长、省局船检科於锐科长、省船研所戴雪良所长到班,并分别作了开班动员。
培训班邀请了三位国内对注册验船师考试富有经验的资深验船师来给学员进行辅导,分别从渔船、商船法定检验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检验规程入手,结合考试大纲和近期考试的题型特点和应答技巧,全方位给大家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10月26至27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造船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承办的《第十七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刚、学工委副主任范佘明共同主持。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黄兴华、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邢文华、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钊出席会议并致辞。本届论坛以“科创长三角 奋进新征程 协同共建船海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来自船舶造修企业、相关科研院校以及各造船学会代表、论文作者等约 150 名业内人士参会。1000多名听众在线上听取了七位专家的主题演讲。本次论坛共征集学术论文37篇,其中江苏造船学会提交29篇,占交流论文总数的78%。鲍红淮秘书长亲自带队,率秘书处人员及部分会员单位代表共 20 余人出席了论坛。
11月20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船舶与能源动力创新大赛在江苏科技大学圆满落幕。大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科技大学主办。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大赛决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32所高校能源与动力创新作品制作赛(A类)作品98件,船舶能源与动力装置设计赛(B类)作品89件,船舶动力设备拆装技能赛(C类)报名队伍37组。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大赛组委会组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网络审评,分别择优确定A、B类各15件作品入围决赛,C类通过分赛区预赛33支队伍入围决赛。
决赛阶段共决出能源与动力创新作品制作赛(A类)特等奖7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25项;船舶能源与动力装置设计赛(B类)特等奖7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3项;船舶动力设备拆装技能赛(C类)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上海交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和扬州大学等8所高校获得最佳赛区奖。
12月1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与学会签订新一轮“船舶法定检验事权范围内船舶及特定附属产品图纸审查”采购合同,项目预算200万元。
12月23日,应盐城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邀请,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省科协首席科技传播专家谢荣教授,在盐城四港港道监测管理所举办了以绿色智能船舶热点技术为主题的科技讲座。来自盐城辖区内港道监测管理、船厂的相关领导和主管共50余人听取了讲座。
谢荣教授结合盐城市“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的典范”海洋发展新定位,围绕“绿色船舶和智能船舶”主题,从促进海洋服务业升级发展,加快海洋科技研发及产业化,船舶高能效技术发展路径等方面,讲述了提升涉海创新载体能级亟需更多新的船舶解决方案。培训以深刻的见解使与会人员耳目一新。
2021年1至12月,学会承接“船舶法定检验图纸审查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累计接受送审图纸137套,连同上年受理部分,全年共完成164套,服务收益近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