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童小田理事长参加省经信委组织的“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企业生产条件评价会议”。
1月15日,省科协下发《关于2017年度省级学会、高校科协考核结果的通报》(苏科协发【2018】23号)文件,我会被评为2017年度省级先进学会。
3月12日,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九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南京召开。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部分理事以及监事会监事近60人参加了会议。省科协学会部李政部长、徐剑副部长,省经信委船舶处马绪杰副处长,省交通运输厅政治处王子明副处长,省地方海事局王樟木副局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红明主持。
会上,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仁庆传达了省科协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学会童小田理事长作的2017年工作报告和徐国健副秘书长作的财务收支情况汇报。
童小田理事长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7年学会在开展学术研究、助推行业发展、创新科普工作、促进学会发展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学会2018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顺应新时代,落实新思想,为全力推动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高质量发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学会副理事长、中船重工702研究所颜开副所长作了发言。他从国家发展海洋强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等方面,阐述了学会在船舶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出要充分发挥学会的科技资源优势,为科技创新发挥作用。
出席会议的省主管部门领导李政部长、马绪杰副处长、王子明副处长、王樟木副局长先后讲话。对我会2017年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肯定;对学会在2018年的工作开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李政部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学会在新形势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强自身建设,顺应市场化要求,不断提高四个服务能力。
会议结束时,主持人刘红明院长作了会议小结。对如何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一是要认真领会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把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在实处,确保学会2018年工作目标的完成;二是要积极发挥成员单位的自身优势。尤其是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会员的作用,为学会创新发展献计献策,努力把学会工作推向新台阶;三是要团结一心,上下联动,面对困境,共同努力,携手为推进我省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成绩。
3月25日,江、浙两省造船工程学会在镇江召开了年度工作交流会。两省学会的理事长率秘书处成员以及镇江市船舶检验局、江苏复兴船舶有限公司、浙江湖州港口船业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听取了江苏复兴船舶有限公司韩勤总经理关于企业发展概况的介绍;两省学会秘书处分别通报了本会2017年工作情况,就两省学会围绕2018年主要工作,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互动进行了交流商讨;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郑惠民理事长作了讲话。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江苏复兴船舶有限公司的船台、车间等造船设施
4月10日下午,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在无锡东方高速艇有限公司召开了学术工作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理事长童小田、学委会主任朱仁庆及各专委会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各专委会2017年在学术研讨、科研课题、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布置了2018年的任务。各专委会主任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打算,表示要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完成学会布置的任务,并对学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4月29日,童小田理事长带领秘书处及学会部分会员参观享有“亚洲游艇全产业链旗舰展”美誉的中国(上海)第二十三届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暨2018上海国际游艇展。
本届为期4天的上海游艇展汇聚了来自新西兰、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台湾、香港等15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共有300多艘实船进行了现场展示,涵盖帆船、动力艇、钓鱼艇等等,让大众零距离感受艇上生活。
在参观中,童理事长在现场与我省部分参展厂家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我省当前游艇行业发展情况。我省无锡东方高速艇有限公司、常州玻璃钢造船厂有限公司等44家游艇制造厂家和配套设备厂家参加了本届展会,展示了江苏游艇制造行业的实力。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部分专家学者还参加了主办方推出《中国国际船艇产业发展论坛》,本届论坛汇聚业界专家,以期为船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开启新思路,新方向和新机遇,形成行业发展新格局,发展海洋经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月14日上午,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委托,学会组织省内部分船舶设计单位代表召开了《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座谈会。省国防工办船舶处程梦玮副处长、省船舶检验局、省船舶设计研究所、中船重工无锡702研究所等船舶行业主管单位和船舶设计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童小田理事长主持了会议。
《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是国家工信部委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起草编制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金向军、首席专家梁启康等一行专程前来参加了座谈会。会上,代表们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希望《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能考虑到我省地方中小船舶设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简化评价条件和方法,以利于企业发展。
5月16日,由学会组织开展对省内船舶造修企业补充资料调查工作,经整理编辑,《江苏省船舶造修企业补充调查资料》正式印刷成册。
5月19日上午,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三十届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南京林业大学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省委副秘书长尹卫东、省文明办副主任葛莱、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省科协副主席徐春生、省民防局局长戴跃强、副局长杨建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参加主场活动。我会童小田理事长率秘书处、科普工作委员会等人员参加了主场宣传活动。
围绕“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主题, 我会组织科普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作团队,在主场设置展台,集中展示了我省近年来船舶科技创新成果。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创委员王滢,带领工作团队现场展示了学生创作团队设计制作的镇江舰、东风号等船舶模式以及多个优秀学生获奖创新作品、现场播放了船舶相关科普知识小视频,发放“船舶发展史”、“十大名船”宣传手册近千份。展示内容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兴趣,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参观和咨询。通过成果展示、媒体播放、现场讲解、资料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舰船知识和航海知识,宣传科技海洋强国理念,增强国防意识和海洋意识。
5月22日,江苏省科协及泰州市科协邀请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我会科普委员会主任谢荣教授,赴泰州市九龙实验中学,为该校三百多名中学生开设了以《情系海洋走向深蓝》为主题的系列科普知识讲座。
谢荣教授围绕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研究意义、海洋资源开发的发展现状、海洋资源开发未来展望等方面,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环境、海洋未来”等科学知识。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素材将深奥神秘的科学知识讲解得透彻明了,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讲座期间,谢荣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海洋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5月30日,受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等单位委托,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联合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组织行业内专家对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远洋LNG-柴油双燃料化学品运输船设计建造关键技术进行鉴定。
6月9日,由江苏省科协组织的2018年“世界认可日”广场宣传活动在建邺区万达希尔顿酒店前广场举办宣传活动,我会组团参加了此次活动。
世界认可日是世界两大国际认可合作组织――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国际认可论坛(IAF)联合设立的节日。围绕“认证认可——传递市场信任,服务市场监管”主题,我会由科普工作委员组织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高倩教师,带领科普工作团队在现场展示了学生创作设计的船舶模式以及多个获奖创新作品,发放科普宣传册,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参观。并集中展示了近年来船舶科技创新成果。活动期间,通过成果展示、现场讲解、资料宣传等多个方式,向社会普及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相关科学知识。
6月9日-10日,以“扬帆海丝·福泽两岸”为主题的“2018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航海技术与海洋工程研讨会”在厦门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台湾)、中国航海技术研究会(台湾)、福建省航海学会、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和集美大学七家造船、航海学会及院校联合主办,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大陆华东南沿海地区三省一市的航海、造船学会等九家单位参与协办。来自台湾和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等五省一市的海峡两岸航海技术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其中来自台湾的专家学者代表34人。
此次研讨会作为2018海峡科技专家论坛15个之一的分会场,两岸行业科技专家按照论坛主题“两岸一家亲,科技促融合”思想,围绕研讨会主题“扬帆海丝·福泽两岸”,突出发展两岸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在航海技术与海洋工程领域开展了技术交流研讨。研讨会共征集到来自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交流论文55篇,其中台湾专家学者的论文有23篇。
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刘功臣教授级高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方书甲研究员,台湾海洋大学李选士教授、林益煌教授分别向大会作了“智能航运发展趋势”、“海洋能源开发是造船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面向”、“平面线性方程式与大圆曲线方程式”、“风力发电机驱动链高速轴承之故障诊断”等精彩的主题报告演讲。
6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指导,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8首届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在江苏江都举行。来自江苏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解放军陆军交通学院、珠海云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越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劳累绿湾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从事智能船艇研究开发的高校、企业,共16支代表队角逐本次赛事的最高荣誉。我会王绍旭、徐国健专程赴比赛现场进行观摩。江苏科技大学卢道华教授率该校学生科技团队作品共4艘参赛艇参加了竞赛活动。
经过角逐,我会副理事长单位江科大的参赛艇——“深蓝1号” 在自主航行、能效和功能展示等多个方面表现突出,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荣获唯一的特等奖;同时因积极参与活动和突出的赛事成绩,获得最佳组织奖。在“深蓝1号”比赛期间,卢道华教授还向赛事专家展示了海装院研发的第二代水面水下无人艇,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6月21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下发《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三十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考核结果的通知》(苏科协发〔2018〕150号)。经考核评估,我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情系海洋、走向深蓝科普”活动,为“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三十届科普宣传周优秀活动”。
6月27日,学会与省科协签订《2018年度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 “帮扶专项” 》协议书。该项目由我会申报、经资格审查、第三方评审和公示,省科协以“苏科协发〔2018〕47号”发文入选《2018年度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项目。
7月13日,我会童小田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谢荣主任及秘书处人员,赴浙江参加”江浙两省造船工程学会年度工作交流会”。交流会上,两会秘书长分别就2018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下半年工作要求进行了通报;我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谢荣主任,介绍了学会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对江浙两省船舶行业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探讨,如何更好地服务船企交换了意见。会议结束时,我会童小田理事长、浙江造船工程学会郑惠明理事长分别讲了话,表示两会要进一步密切合作、加强互动、共同发展。
会后,江浙两省学会人员对浙江瓯江部分水域进行了实地考察。
8月14日,徐国健副秘书长参加省科协举办的“2018年升级学会秘书长培训班”。学习新时代学会组织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社会团体行为规范;社团组织党建;社会团体登记评估等内容,部署省级学会下半年重点工作。
9月5日,学会下发《关于表彰学会优秀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苏船会[2018]第22号)。授予在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期间作出突出成绩的江苏科技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市地方海事局、南京金陵船厂有限公司、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擎动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无锡东方高速艇发展有限公司、邳州市永兴船厂八个会员单位“优秀单位”称号;,授予朱仁庆、谢荣、陶永宏、管义锋、顾青、王宏华、臧瑞斌、尤国红、杨卫、汤瑞兴、王绍旭、徐国健12位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9月14日,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科普日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开幕。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秋林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参加主场活动。我会科普委员会与江苏海事学院船海学院联合承担了此次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了我会近年来船舶科技创新成果。我会科普委员会委员、船海学院高倩教师带领科普工作团队现场展示了辽宁舰等船舶模型,其中包含学生在全国航行器大赛最新制作的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和新向阳红10号的仿真模型。活动现场,船舶小模型的制作吸引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关注,参观群众也纷纷加入制作船模的队伍,展台现场气氛热烈纷呈。通过成果展示、现场讲解、资料宣传、模型制作、小礼品发放等多个方式,向社会普及了创新船舶海洋的知识,宣传了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
9月18日,船舶学院谢荣等三位老师前往无锡市兴隆船舶有限公司,与厂方技术术人员一同就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中小船舶建造中的应用课时开展现场数据采集与验证实验,在现场采集卫条在建船舶的实时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此项工作成果达到双方预期效果。
9月28日,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童小田,副理事长张志强、王加友等学会领导出席大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金向军,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亲临大会并讲话。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郑惠民专程到会祝贺。大会由副理事长王加友主持。海事学院副院长陈立军、副院长陈晓琴以及学院相关领导及教师出席了会议。
来自全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271名会员代表齐聚一堂,履行神圣使命,共商江苏船舶与海工领域高质量发展大计。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童小田理事长所作的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朱仁庆主席所作的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章程(草案)、第九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和学会会费标准。大会对在第九届理事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江苏科技大学等八个会员单位和朱仁庆等十二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大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119名理事,第二届监事会3名监事。在十届一次理事会议上,选举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志强、王加友、刘红明、陈明、周志木、吴宝山、丁柏英为副理事长,鲍红淮为秘书长,金华等26人为常务理事。在二届一次监事会会议上,选举陈晓琴为新一届监事会主席。新的理事会成员分别来自于船舶及船舶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检验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及船检部门,汇聚了船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精英。
大会在决议中指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在童小田理事长的带领下,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在学术交流研讨、助推行业发展、传播普及船舶与海洋科学知识、服务广大会员、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为表彰童小田同志为学会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经十届一次理事会决定,童小田同志为第十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大会结束前,新当选的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梅正荣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我省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契机,把造船业作为打造江苏交通强省的重要一极,着力推进全省造船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园区化建设,着力提升造船业绿色环保水平和科技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梅理事长在讲话中号召广大会员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把握国内外船舶行业发展新趋势,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确定目标,砥砺奋进。要牢记学会“四个服务”的基本宗旨、坚持学会的基本定位、明确学会发展目标,通过共同努力,争创省级“综合示范学会”和“5A级社团组织”, 不断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推动学会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打造江苏造船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9月30日,学会向省科协学会部递交2018年度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学会帮扶专项”中期评估报告书。
9月30日,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关于评选2018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科创人才的通知》(船会(2018)40号),我会推荐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陈建峰为优秀科创人才候选人。
10月9日至13日,第八届泛亚海事工程学会联合会会议和2018年国际先进海事工程学术会议(8th PAAMES)/AMEC 2018)在韩国釜山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英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海事工程行业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代表和论文作者出席了本届会议。我会作为PAAMES成员单位积极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PAAMES组织委员会委员、我会童小田理事长,PAAMES程序委员会委员、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朱仁庆院长带领学会一行10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的学术交流活动。
论坛开幕式由第八届 PAAMES会议主席、韩国造船学会Suak Ho Van博士 主持, 韩国造船学会理事长Chae Seung Seung教授 致欢迎辞。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朱仁庆院长在论坛上做了《中国海洋装备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的主题报告。来自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造船学会和高校共五位代表也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不同的报告。
本届 PAAMES/AMEC 2018论坛以“海洋与海洋工程绿色技术发展”为主题,共有79篇学术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交流内容分别为“海洋与海洋工程绿色技术发展”、“智能船舶导航和操作管理”、“海洋可再生能源”、“其它海事工程专题”等4个部分。其中我会提交了8篇学术论文,江苏科技大学朱亚洲、张兴刚等7位师生代表在论坛上作了演讲。
10月 10日至12日,我会和北京市造船工程学会、天津市造船工程学会、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深海装备技术发展论坛”暨“第十九届船艇发展与水系旅游学术交流会” 在北京召开。来自研究机构、院校、 船检与海事机构、船舶设计与建造单位、船舶营运单位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深海装备发展研究和船舶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休闲旅游等主题,邀请北京市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陈勇和中船重工经研中心总工程师韩光分别作了《无人水下航行器发展情 况》和《国内外海洋观测网现状分析》的专题报告,另外还有十位代表做了论文交流,其中,我会成员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参会代表陈嘉伟和周秀红分别作了《高速深V艇阻力预报方法及阻流板减阻机理研究》和《冰阻力试验预报方法研究》。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并预定下一届论坛及学术交流会在安徽举行。会后,与会代表还考察了游艇建造单位的生产流水线及工艺流程。
10月15日,按照省科协《关于组织收看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的通知》【苏科协办发〔2018 〕30 号】的要求,我会殷宝芸前往江苏分会场, 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收看了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10月17日,学会向省科协学会部递交《2018科技创新服务专项报告书》。报告书对2013年以来学会在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船圣汇装备有限公司、无锡市兴隆船舶有限公司3个科技服务站和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工程师)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项目中工作进行综合报告。
11月8日上午,学会在江苏科技大学召开了学术工作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秘书长鲍红淮、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志东及各专委会主任参加了会议。
鲍红淮秘书长在会上通报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情况,布置了举办“第十四届长三角船舶工业发展论坛”等最后两个月的重点任务;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新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志东在会上讲了话。
各专委会主任汇报了本专委会2018年开展活动情况,提出了2019年的工作设想,表示要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完成学会布置的任务,并对专委会的活动和学会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1月8日,周社宁副秘书长参加省科协在盐城举办的“江苏省第七届青年科学家年会(江苏科技论坛)”活动。
11月13日,应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邀请,我会童小田名誉理事长率学会部分会员单位一行15人,赴浙江宁波参加由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五届浙江船舶产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
来自浙江、江苏、上海、江西、重庆等省市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科研院校、造船以及智能装备和配套企业科技工作者120余人聚集一堂,为促进船舶与海洋行业相关配套企业拓展市场,增进行业内联系、沟通和了解,进行互动交流活动。论坛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题,邀请中船重工461厂副总李沨博士、宁波大学袁金良教授、浙江海洋大学李德堂教授、中科电第三十六研究所宁波海电院李培正总经理、舟山万邦永跃修造有限公司陈勇总经理作了主题报告。
论坛期间,主办方还同步举办了“2018年船舶与海工装备展示会”。 展示会围绕“绿色、平安、智慧、节能”主题,吸引了浙江、江苏、上海等17家院校、船配企业多项科研成果、新型产品参加会展。我会组织无锡东方高速艇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通洋船舶有限公司、南京擎动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复兴船舶有限公司等单位,展示了“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在江苏中小船舶企业的推广与应用研究”项目成果以及新型公务艇、旅游观光船和船用产品等图片介绍展板。活动为引领船舶与海洋技术装备发展方向、促进企事业单位融合共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1月14日上午,省科协学会部举办了“信息化建设”沙龙活动,各省级学会共60余名信息员参加,我会王绍旭和殷宝芸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
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刘海亮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各省级学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省级学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会信息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建设,如何维护?使到会同志明白了学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最后,学会部冯异香副部长讲话,他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学会基础建设、提升学会服务能力的必备条件,网站是学会扩大宣传、对外交流的重要阵地。学会建设要跟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步伐。要把为会员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学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断提升学会的影响力和彰显度,提高“四个服务”能力和水平。
对照省科协对省级学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会现有网站还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增加完善网站会员管理数据库和会员网上缴纳会费功能,更好地提升学会的服务能力,彰显学会影响力。为全省船舶行业发展起到更好的宣传和助推作用
11月29日,应重庆市造船工程学会邀请,我会组织省内院校、船检、船舶制造企业一行10人参加了“中国长江流域(重庆)船舶‘一带一路’建设学术报告会”。来自渝、苏、浙、皖、赣、闽等省市船舶行业1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为长江流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建设发展倾心谏言、倾智献力。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船舶工业发展为核心,展船舶最新研发成果,聚焦船舶“一带一路”建设,齐力为长江流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建设发展贡献新智慧、注入新活力,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突破。
会上,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原副司令杜希平少将、重庆交通大学黄承锋副校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方书甲分别作了《新形势下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运输安全的几点建议》、《“一带一路”与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倡议对西部船舶业发展的启示》的学术报告。我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702研究所吴宝山副所长专程赴会代表吴有生院士作了《深海开发的创新战略与技术挑战》的专题学术报告。
有关专家还围绕会议主题作了《两种载荷作用下海洋工程结构物疲劳评估方法》、《双体船水上合拢工艺》、《共享经济模式在内河船舶修理方面的应用探讨》、《余热动力涡轮发电系统性能》、《高压重载滑动轴承优化设计》等专题论文交流,共享船舶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经验、交流共促发展。
11月7日,学会委派邱大军、管义锋两位专家参加江苏省渔政局50米趸船建造评标会。
11 月8 日,学会专家库成员、江苏科技大学朱仁庆教授参加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江苏交通工匠”初评会。
12月1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科技大学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在江苏科技大学举行。乌克兰国立大学校长叶普盖尼·特鲁什里亚科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吕兴才、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徐剑等领导出席了大赛。大赛分为“四洋杯”技能赛和“华东动力杯”设计赛两部分,共吸引了大连海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烟台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参赛。通过预赛,成绩突出的近70支队伍分别参加技能和设计的决赛。经过角逐,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等省内外二十余所高校参赛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
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徐剑在颁奖典礼上热烈祝贺大赛的圆满成功,指出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响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是对青年学生专业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风采,他鼓励高校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丰富大学科技文化。
12月4日,政府参事室参事、原交通厅厅长游庆仲同志带队,组织部分参事、特聘研究员赴扬州及高邮两地,对我省内河集装箱运输现状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我会名誉理事长童小田、副秘书长周社宁和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科长王铁全程陪同参与了调研。应参事室要求和委托,在本次调研中我会具体组织了相关集装箱船舶设计单位、航运公司、建造船厂、船检机构和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召开了两个座谈会。并到集装箱船舶建造现场了解船舶建造过程,在码头及航道上视察涉及集装箱船舶运输和规划情况。本次调研的目的是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决策部署,推进江苏省内河水运行业和造船业转型升级,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好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
12月5日,受童小田名誉理事长委托,徐国健副秘书长赴广州参加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十四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要点;批准2018年船舶设计大师、优秀科创人才、科技奖、优秀学术论文等决定。学会成员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白旭、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赵志坚、中船重工724研究所胡进三位同志荣获“优秀科创人才”称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外挂式可回转一体化推进装置研制”等三个项目和江苏科技大学“深远海浮式海洋平台系统的非线性水动力理论及其关键技术”项目分别荣获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江苏科技大学王庆丰等4人合著的“FSRU船舶运动与液舱晃荡的耦合分析”、 七○二研究所朱锋等5人合著的“基于CFD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多波束测深仪安装方式研究”荣获优秀学术论文。
12月13日,由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造船学会共同主办,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通肮运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研发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企业家及南通航院的师生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我会理事长梅正荣,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童小川、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郑惠明、南通航院副院长吴丽华、南通市经信委副主任徐蔚冰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并致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巡视员秦雁到会并讲话。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我会副理事长吴宝山主持了开幕式。
本次论坛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为主题,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科技领先、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地理相连等优势,共同促进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全面、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内船舶工业率先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张永锋分别应邀作了“研判形势,谋划未来,奋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造船高质量发展”、“国际航运市场发展形势及趋势判断”的演讲报告。两位专家从全球经济走向、原材料原油价格、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等视角,深度研判国际航运市场和全球海洋装备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聚焦中日韩和欧洲造船市场,对提振长三角造船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展望。
江苏科技大学深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永宏、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谢子明、浙江海洋大学教授谷汉斌分别以“走向深远海,谋求大发展,优先发展我省大海工装备产业”、“德国工业4.0对我国推进船海工业智能制造的启示”、“波浪能捕获装置和相关数据模拟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介绍了在大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船海工业智能制造与转型升级、产学研协同突破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波浪能捕获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届论坛来自长三角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共收到46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江苏阳明船舶装备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施志强工程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王源庆博士、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朱明华博士、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周兰喜高工分别在论坛上作了交流发言。
在学术交流结束后,代表们集体参观了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机器人自动切割和自动焊接生产线,感受到了现代化先进造船技术的魅力。
12月13日下午,学会船检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云辉等一行走访了江苏省渔船检验局,并在渔检局召开了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学会名誉理事长童小田、专委会副主任王立社、祁学胜、杨卫、秘书于锐、CCS江苏分社陈耀锋处长及渔检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江苏省渔船检验局局长朱卫星首先介绍了渔检局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业务范围情况。张云辉主任对专委会的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参会人员在讨论中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丰富专委会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建议。其中大家提出各地方船检机构当前处于改革动荡之中,各地改革的模式不尽一样,普遍存在着定位不清、职责不明、权责不对等的问题。建议在明年专委会活动中,把“船检机构定位和建造船检图纸审查”作为一个主题,请参会人员讨论,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报政府主管部门。
12月13日,省科协下发《关于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二届监事会组成人员的批复》(苏科协发【2018】265号),同意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由丁春晴等119人组成,常务理事会由王东等35人组成。同意梅正荣任理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张志强、王加友、刘红明、陈明、周志木、吴宝山、丁柏英等7人为副理事长,鲍红淮任秘书长;同意学会第二届监事会由陈晓琴、田鸣、於锐3人组成。陈晓琴任监事会主席。
12月26日,江苏省社会管理局下发《全省性社会组织换届通知书》(苏社团换届【2018】148号)、《社会组织章程核准书》(苏社团章程核【2018】159号),同意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换届后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届期5年,时间由2018年9月28日至2023年9月27日;核准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自2018年12月26日生效。
12月29日,江苏省民政厅下发《准予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决定书》(苏民审更登【2018】245号),决定准予学会法定代表人由童小田变更为梅正荣,并办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