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2012年记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21浏览次数:0

1、2月17日,学会下发《关于委任包国齐等为副秘书长的决定》。经秘书长方建华提名,决定委任包国齐为常务副秘书长;程梦玮(兼)、吕义富、周社宁(兼)、王绍旭为副秘书长。

2、3月14日,江苏省社会组织管理局正式批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章程》。

3、3月23日,学会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南京阳光酒店召开。会议传达了省科协八届三次会议精神;秘书处汇报了2012年学会工作安排计划;听取并讨论通过了“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网站建设的汇报”和“关于调整会费标准的说明”;审议通过了增补范友方、邵岩2人为常务理事的议案。

  4、3月30日,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十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我会成员单位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900kN.m转叶式舵机》、《GB/T5745-2010船用碟式分离机》”;江苏科技大学《船用设备复杂及大型零件数控加工的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中船重工702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船舶快速性能优化技术和设计准则研究》科研项目被评为201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江苏省舰船及海洋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徐绍衡《AutoNet64型可编程万能采集控制管理平台》、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陈强《信息化提升传统造船产业》及该公司宋华屏《分励脱扣应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篇论文获201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5、6月,学会游艇与工作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建华,赴厦门出席了第四届海峡论坛暨2012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及海洋工程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就海峡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合作发展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6、7月30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江苏、北京、上海等15家省、市造船学会联合主办、我会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全国十多个省、市船舶与航运领域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近50人出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林宪东、副秘书长金向军分别主持了会议;我会理事长童小田致欢迎词。会议共征集45篇学术论文。13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讲演。我省运输管理局鲍学训副局长发表了题为《江苏水运发展展望》的演讲。演讲论文反映了专家学者对内河船舶建造和内河航运的重视、期盼;提出了发展内河航运的合理化建议。

7、7月20日,学会以通讯方式召开常务理事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常务理事会成员调整的议案。同意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副总经理郑迎革担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8、9月23日,学会会刊《江苏船舶》编委会在镇江召开换届会议。学会领导,编委和编辑部全体人员近4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江苏船舶》第八届编委会。方建华同志任主任委员;葛世伦、张志强、徐斌、包国齐、戴雪良任副主任委员。

9、10月30日,由我会承办的《第八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召开。国家工信部和来自上海、浙江及江苏的主管部门领导、业内科研院校的专家、船舶设计制造领域的企业家共10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工信部装备司船舶处处长由淑敏和江苏省国防工办主任秦雁作了重要讲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发表了书面讲话。论坛特邀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包张静教授作了《船舶制造业发展形势——挑战与机遇》的报告;理事长童小田作了《造船行业危机及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江、浙、沪三地专家在论坛交流了40篇学术论文。论文紧扣“整合协调、破局发展、共闯难关”的主题,题材广泛、学术性强,质量较高。

会议期间,处长由淑敏、副主任秦雁和理事长童小田共同主持了学会网站开通仪式,宣布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网站正式上线运行。与会代表还考察了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10、11月5日,由江苏、安徽、北京、天津造船工程学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高性能船学组、修船学委会等6单位共同举办了《2012年船艇发展与水系旅游学术交流会》在蚌埠市举行。会议交流学术论文40篇。安徽省国防工办、省科协、蚌埠市政府有关领导到会指导。我会组织有关单位共22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提高船艇水平、促进水系旅游发展”主题,在新型船艇研究、设计,动力装置及新能源探讨,船艇建造工艺与维修,水系旅游与环境保护以及游艇业在我国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11、受江苏省地方海事局委托,学会年内在中外运长航南京金陵船厂先后举办了四期验船师驻厂实训班。16名验船师分期在长航金陵船厂参加了每期两个月的培训。全部取得了结业证书,写出了实训报告。

12、2012年是我会组织不断壮大发展的一年,共新增高级会员24人,新增普通会员51人。截止年底,我会已拥有高级会员271人,普通会员743人,会员总数突破千人。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1号宇田大厦610室
邮编:210004 电话:025-84467149
学会邮箱:jszcxhm@aliyun.com
江苏省造船学会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90333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