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25日,学会会刊《江苏船舶》编委会在镇江召开六届四次会议。编委会主任童小田到会并讲话。戴雪良主编汇报了一年来编辑部的工作情况。会议决定由《江苏船舶》为我会船舶电气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工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江苏地区分会联合举办的“江苏船舶电气2007年年会”出版论文专辑。
2、7月,学会组织省内青少年参加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青岛海军第二航空学校举办的夏令营。活动期间,营员们听取了军校老师关于南海形势的科普讲座,参观了海军博物馆、海军航空兵多种型号飞机。夏令营活动结束,我会获“最佳分营”,乔凌婕同学被评为“优秀营员”。
3、9月1日,学会组织我省主要科研院所和船厂20余名船舶设计与建造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上海科学院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在无锡702所联合举办的船舶CAE技术研讨会。
4、9月19日,学会派员参加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的2007年大型综合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又好又快发展船舶工业”。
5、10月12日,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大庆饭店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41个单位的81多名会员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省科协、交通厅、民政厅领导到会指导。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刘福在致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金向军宣读贺信。北京、浙江、福建、广东等7个兄弟学会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学术委员会、中国船舶研究中心等兄弟单位也发来贺电,表示祝贺。大会审议通过了童小田代表第七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经费收支报告和关于修改《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章程》的说明。
大会选举产生了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经省科协“苏科协发【2008】64号”文件批复:新一届理事会由59名同志组成。童小田任理事长,王洪琪、王建华、毛灵光、钱华清、崔维成任副理事长,包国齐任秘书长。会议还审议通过了聘任副秘书长及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决定。
大会讨论通过决议:授予蒋华年、金勤同志为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授予吴立人、郭长武名誉副理事长;授予船舶力学与船舶设计、轮机、船电与控制3个专业委员会和《江苏船舶》编委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钟震德、骆宁森、姚寿广、郑春发、尹荣金、谢荣、卢新华、陈一健、唐桂红九人先进个人称号,并向荣获学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
新当选的理事长童小田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要求新一届理事会要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新一届理事会建设成具有责任感、创造力和学术品位的理事会;为实现造船大省和造船强省乃至造船大国和强国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本次大会特邀了学会副理事长、702所副所长、长江学者崔维成教授和省造船工业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科技大学原校长吴立人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船舶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造船形势解析》的专题报告,受到全体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6、10月30日,由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三地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承办的“第三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我会组团参加了会议。
7、11月27日至3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举办,我会组织省内相关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前往参展、参观。
8、12月6日,由我会船舶电气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江苏地区分会联合举办的“江苏船舶电气2007年年会”,在南京市大吉渡假村宾馆召开。来自全省各地主要船厂、船舶电气、设备配套厂等20多家会员单位的32名专家和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向大会发来贺电,我会秘书长包国齐到会致词。与会代表讨论了船舶电气产品配套在转变造船模式、数字化造船的巨大作用;对加快船舶自动化产品,驾驶室和机舱控制台,以及通讯导航产品的研发、引进、创新和应用,打造江苏船舶电气自主品牌,实现船电设备配套的本土化、国产化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9、12月6日至7日,学会轮机专业委员会在江苏仪征召开学术年会。来自省内各单位共有2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副秘书长吕义富到会代表学会致词。会上,3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交流学术论文3篇。参会代表还集体参观了金陵船厂仪征分厂。
10、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江苏科技大学方臣富、陈树君、崔淑萍、王加友、宋永伦、刘嘉、李桓、杨峰、候润石共同完成的“VPTIG焊接电弧物理及工艺研究”获2007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