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2006年记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21浏览次数:1

1、1月12日,学会船舶电气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正式加入中国电工学会的船电专业委员会。骆宁森增补为中国电工船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1月24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南京召开2006年江苏省科技界新春联欢会。副省长张桃林到会并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发表了新春贺词。联欢会上,我会又一次被省科协授予“2005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7月27日,学会单独在青岛和日照举办青少年舰船夏令营。活动期间,全体营员们参观了青岛海军博物馆、海尔科技馆,乘船体验航海,并参观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照竞赛场馆。

4、8月15日,学会派员参加江苏省交通科学研讨计划项目中《船用产品检验业务与管理系统》项目的成果鉴定。

5、9月20日,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我会副秘书长吕义富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6、10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泛亚海事工程学会联合会(PAAMES)会议和2006年国际先进海事工程学术会议(AMEC2006)在韩国济州岛国立大学举行。应东道主韩国造船学会的邀请,我会组建由学会理事、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王自力和江苏科技大学船海学院院长蒋志勇为团长、共13人分二批前往韩国出席会议。参加AMEC2006的代表有200余人。共发表学术论文93篇。我出访小组在AMEC2006会上交流论文6篇,显示了我省在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制造和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水平。会议审议并接纳台湾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为PAAMES新成员。

7、10月18日至20日,学会参与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在重庆市举行。秘书长包国齐带队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我会推荐了10篇学术论文参加交流活动,介绍了江苏内河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制造水平和新型旅游快巴、不锈钢化学品船的开发和建造经验。

8、11月22日,由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三地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我会承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镇江江苏科技大学召开。来自上海、浙江、福建和江苏省市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界、学术界的领导、专家和代表120人参加会议。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赵勇进、上海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张华芳、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毛灵光、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何慧如到会指导。论坛由我会副理事长童小田主持,理事长蒋华年致开幕词,省科协书记赵勇进代表两省一市科协向论坛致贺词,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周振柏、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达西和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吴立人分别致辞。

论坛围绕“长三角地区‘十一五’船舶工业联动发展的主题”,分别由国防科工委系统三司副司长张相木作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展望”的主题报告;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教授作了“我国造船工业国际大环境分析”的特邀报告;造船界知名专家应长春、张一青、倪家俊、钟震德、陶永宏先后作了专题报告。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勤致闭幕词。

9、12月7日,学会派员参加《内河餐饮(囤)船设计建造规范》(DB32/T973-2006)的评审。该标准作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保障水上旅游和餐饮娱乐的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12月,学会船舶力学及与船舶设计、船电与控制、轮机专业委员会分别在南京、扬州、镇江召开年度学术交流会。

11、受江苏省地方海事局委托,学会承担了“新形势下江苏船舶检验内部机制的探讨”课题研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我省地方船舶检验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以提高地方船检竞争能力和船检人员素质,确保船舶检验的质量,保障水运安全。

12、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我会成员单位金陵船厂和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37300吨成品油 /化学品船(IMOⅡ)开发设计》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科技大学王加友、吴铭方、杨峰、王彪、国宏斌共同研究的《高速旋转电弧窄间隙MAG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1号宇田大厦610室
邮编:210004 电话:025-84467149
学会邮箱:jszcxhm@aliyun.com
江苏省造船学会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90333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