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学会会刊《江苏船舶》换届会议在镇江召开。鲍世和任主任委员,汪仁宁任副主任委员,朱珉虎任主编。
2、2月27日,学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省交通厅8号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了学会1992年工作,讨论并通过了1993年主要任务;研究制订了“1994年国际内河船舶及航运学术会议”的筹备方案:决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杨槱教授担任会议名誉主席;我会副理事长丁育钟担任会议主席;组建由金勤任组长,施国庆、康伯霖任副组长,刘文龙、季克勤、王启学、王端生、谢祚水、尹荣金、刘文富、朱建新为成员的会议筹备工作班子。会议实施方案将在10月份召开“全国内河船舶学术交流会”联络站成员会议上具体商定。
3、3月18日,学会组织承办的省科协工科学会联谊会在南京港务局举行。在联谊会上,17个工科学会交流了学会改革的经验。
4、4月29日,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在476厂召开五届一次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共27人。我会3位副秘书长到会讲话。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刘文龙任主任委员;讨论修改了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提出了1993年工作打算;通报了94年国际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
5、5月8日至10日,省科协五大在南京召开。我会丁育钟、季克勤、王端生3名代表出席会议。丁育钟当选为省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6、5月23日至25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会任齐清、金勤、龚思义、徐秉汉、丁育钟、刘文龙、李福任、鲍世和、王崇善等10位代表出席会议。任齐清、丁育钟、龚思义当选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刘文龙、康伯霖被授予学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7、10月21日至23日,学会控制操纵及船舶电气专业学组换届后首次在常州市工人疗养院召开学术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近40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共交流学术论文10余篇。内容包括小型船舶轴带发电节能机理及效益分析、基于磁流体的推进器研究、船舶组合导航自适应滤波技术、电位自动控制分析仪研制、船舶电缆的修补方法、FXU系列内河航行信号灯控制箱应用电子同步监示电路等。
8、10月25日至27日,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学组与山东造船学会管理科学学组,在青岛市联合召开研讨会。参加研讨的会议代表共50人,其中江苏代表15人。研讨会由山东造船工程学会学会孙副秘书长主持。青岛市科协白副主席、山东学会戴理事长和我会王副秘书长、管理学组翁副组长到会并先后致词。,我会管理科学学组组长冷盛年致闭幕式词。
会上共宣读交流学术论文19篇。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北海船厂。
9、12月24日至25日,为迎接“94国际内河船舶及船运学术会议”召开,学会船舶力学及船舶设计专业学组与南京市交通学会船体学组,在金陵船厂联合举办学术年会。参加学术年会的代表50余人。我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文龙、副秘书长王端生、《江苏船舶》主编朱珉虎出席会议。
会议由我会船舶力学及船舶设计专业学组组长毛立忠主持。在年会交流的学术论文内容广泛,气氛浓厚,讨论热烈。其中:孙燕、张希贵、刘文龙合著的《南京地区江海直达运输船舶技术经济研究》,通过对南京地区进出货物的流量、流向以及货源的分析,依据江海直达运输航运水文气象条件的限制,对所拟开发船型进行技术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一系列可行方案,同时以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必要运费率等经济指标为目标函数选出优秀船型,并评论了各种外界因素对经济效益影响的敏感性分析,对南京地区江海直达运输船型的开发作了科学预测;任万通、陈岩、陈健等合著的《长江顶推船队专用推轮两项节能新技术——推轮首纵倾和导管前倾的前期研究》,结合船模试验对两项新技术的节能效果和机理作了分析;常州玻璃钢造船厂研究所刘才法的《国内玻璃钢游艇快艇设计初探》,介绍了玻璃钢快艇的设计特点、参数选择和设计经验;常州市船检处丁芳源通过对玻璃钢快艇的结构强度和抗沉性衡准进行探讨,提出了剖面模数计算的公式及满足规范要求的措施等等。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文龙作了会议小结。
10、11月26日到28日,学会船舶动力装置及辅助设备与船用机械专业学组在如东县港监所联合召开学术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29个单位的35名代表参加会议。南通市交通局、港航监督处,如东县政府、县科协、县交通局、县港航监督所的领导到会并讲话。
这次交流会共交流学术论文13篇。文章内容包括理论研究、设计计算、实践应用、经验介绍、施工工艺等方面,交流气氛十分活跃。
11、12月,学会分别被中国科协和省科协授予1993年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和1993年度“省科协系统先进学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