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推广微机在省内造船企业的广泛应用,学会船舶力学及船舶设计专业学组举办了首期微机PC-1500学习班。通过讲解Basic语言、PC-1500使用方法、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等五个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学员们上机进行实际操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5月16日至18日,学会在扬州市召开了三届二次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朱贤顺主持。秘书长鲍世和传达了中国科协1983年工作会议上方毅的讲话;副理事长於省身传达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术、科普委员会向理事会汇报了一年多来的工作并提出今后工作的设想。
会议批准了学会组织委员会工作条例;原则通过了学会基层组织条例;审议通过了团体会员的名单;增补了理事会理事;对《江苏船舶》编委会成员进行了调整。
3、6月2日,学会学术委员会在南京市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梅琴生主持。学会常务理事胡生传达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精神;顾逎宾传达了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的精神;主任委员梅琴生传达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会议要点。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各专业学组1984年的活动安排;研究确定了各专业学组评选交流文章和送交学委会评选优秀文章的方法与要求。会议确定今后的学术活动仍以小型专题为主、并可邀请或与邻近省市学会组织专题交流活动。
4、6月29日至7月1日,学会和江苏省航运公司在常州市联合召开《螺旋桨设计铸造加工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5个航运、修船单位的代表65人。
会议听取了常州轮船公司、江海航运公司、运河航运公司、镇江轮船联营公司、镇江市轮船公司、盐城市轮船公司等单位有关螺旋桨设计、铸造、加工技术经验介绍;对各单位送来的7只螺旋浆从实物与设计螺距最大误差、直径最大误差、等分误差、静平衡试验、表面情况、后倾角、各叶片螺距相对最大误差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测试;参观了常州轮船公司的造型工艺;组织与会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会议认为,近几年来,我省各地航运企业对改进螺旋桨设计与修造工艺、提高船舶推进效率,进行了研究改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5、9月19日至25日,学会控制操纵及船舶电气专业学组和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船电学组及芜湖分会,在安徽省歙县汤口镇首次联合召开1984年度船电与控制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40个单位计59名代表。会议交流学术论文23篇。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朱世信、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徐皖东、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梅琴生、《江苏船舶》主编王天翔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安徽、江苏二省电控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汇聚一起交流座谈,通过共同探讨理论问题,相互交流和学习,加强沟通和联系,促进友谊与合作,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6、10月6日至8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学术委员会船机修理学组和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修船专业学组,在无锡市联合召开部分省、市内河船舶船机修理学术经验交流会。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五省一市造船工程界的代表和论文作者41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宣读交流学术论文16篇,有关单位作了经验介绍。会议代表围绕“船机修理”这一中心课题,结合各自多年从事修船工作所取得的正反经验,就如何提高修理质量、提高工效、提高经济效益开展讨论。代表们对会上交流的金属涂镀工艺、粘接技术和采用喷涂技术修复尾轴等新技术的实用价值进行了肯定,建议进一步推广。
7、11月10至12日,学会造船工艺及船厂技术改造专业学组在淮阴市召开年度学术会议,来自江苏地区的31个单位计54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宣读和交流了学术论文与经验介绍共13篇。扬州塑料厂作为会议的特邀代表,向大会介绍了该厂用引进设备生产的PVC硬质低发泡板材的性能和应用情况。省新华船厂在PVC低发泡塑料的应用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获得成功,为船舶工业实现“以塑代木”开拓了新的路子。
8、11月26日至29日,学会船舶动力装置及辅助设备专业学组在无锡船厂举行了“振动噪声专题学术交流会”。来自全省修造船厂、航运、科研设计、大中专院校等32个单位共5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浙江省造船学会等外省市兄弟学会应邀出席了会议。大会交流了苏州市船厂《4135船用主机减振分析》、中国船舶科研中心《内河船舶振动噪声控制》等10篇学术论文。无锡减振器厂蔡铿工程师作了“国内外船用减振器与本厂产品性能”的介绍。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船舶科研中心的振动实验室、无锡减振器厂的生产车间和试验设施、无锡市航运公司减振降噪的实验船舶——锡航165号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