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学会在南京海员公寓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27名正式代表和24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江苏省交通厅厅长周赤民、副厅长张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方文均、江苏省科协田巧新到会祝贺。理事长朱贤顺代表二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由王天翔等51位同志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朱贤顺任理事长,陈宽、杨青云、於省身、徐皖东任副理事长,鲍世和任秘书长。大会一致通过主席团提名中国船舶研究中心顾问方文均教授为我会名誉理事长。
会议期间,各专业学组的代表在会上交流了《船舶力学方面的进展》、《国内外船用电器与控制发展概况》、《国内外船舶动力装置的状况和今后发展趋向》、《国内外船用机械发展概况》、《玻璃钢船舶的发展概况》、《国内外水泥船发展概况》、《国际修船业现状和发展趋向》、《国内外船体建造工艺动态》、《在开创江苏造船新局面中管理科学面临的任务》9篇学术报告。报告对国内外在相关专业领域里的科技发展水平提供了信息,提出了当前我省造船工业和水运事业中急待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和进一步进行探讨的意见。
2、3月1日,学会学术委员会筹备会在南京举行。省内有关单位共25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研究了成立学会学术委员会的有关事宜。
会议推荐梅琴生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候选人;秦萱为学术委员会秘书候选人。
3、3月10日,学会科普委员会在南京组织了部分会员及有关单位人员共92人,参观了省食品公司所属日制冷藏船,王汝佩工程师介绍了该船的概况。
4、 6月21日至23日,学会学术委员会在江都召开成立大会。会议审议了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讨论了有关“七五”规划征文等问题。学术委员会由21名委员组成。梅琴生当选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天翔、龚益华、康伯霖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5、8月20日至21日,学会科普委员会在南京举办了青少年航海夏令营。来自省内共计42名营员参加了夏令营活动。省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王部长、学会副理事长杨青云、常务理事张山龙亲临指导。活动期间举办了科普讲座,组织观看科技电视录象并参观了消防船和挖泥船,进行了航模表演和水上消防表演。夏令营还组织全体营员乘船游览了长江。
6、9月17日至19日,学会控制操纵及船舶电气专业学组在苏州轮船运输公司船厂召开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32个单位,共40名代表。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芜湖分会船电学组和苏州市交通局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10篇。
7、9月19日到21日,学会船舶动力装置及辅助设备专业学组在常州市白荡宾馆召开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由35个单位,共50名代表。会议交流了10篇学术论文。会议特邀上海柴油机厂和山东潍坊柴油机厂分别作了《B6135柴油机新产品介绍》和《认真贯彻新的能源政策努力创造节能产品》专题报告。
8、9月27日至29日,学会船用机械专业学组在镇江召开学术交流会。共有35个单位计7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会副理事长陈宽、镇江市科协主席邬伯翔、镇江造船公司书记陈星耀到会作了指导。上海704所的齐佩瑜、708所的王俊贤、武汉船用机械厂鲍家庆以及南京船用辅机厂戴明敏应邀作了国外甲板机械的动态报告。
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16篇。内容包括出国考察报告,新产品的性能介绍、制造工艺、结构设计、试验报告以及科研上的探讨和设想,反映了近几年来我省船用机械产品的发展成果。
9、10月5日至7日,学会修船专业学组与省内河航运科技情报网在常熟召开1983年学术交流会。37个单位的6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和船机学组、广州船体坞修两个学术交流会的情况。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13篇。其中:长江2640马力推轮装齿轮箱后的节能效果、经济航速试验报告、减小摩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DY100系列油耗仪的应用、内河小型拖轮燃油定额考核等文章,充分反映了我省船舶修理技术水平和航运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10、10月16日至18日,学会船舶力学与船舶设计专业学组在金湖召开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代表50人。金湖县张副县长到会并讲了话。会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杨槱教授、708所总工程师袁随善、上海船舶设计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颜焕申、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席龙飞副教授等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11篇。702所张大雄介绍了在国际快艇会议获奖的论文“新型长江水翼艇研究”,并放映了该艇的试验研究录像。
11、经上级的批准,由省交通厅厅长周赤民任团长、我会副理事长徐皖东任副团长、范宝溪任技术代表兼翻译一行5人,赴美国考察交通运输和玻璃钢造船新技术。这是我会第一次组团出访。